12月3日,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,2021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一并公布——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2860种,将于2022年1月1日执行。
11种药品被调出目录
具体来看,共计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,11种药品被调出目录。调整后,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为2860种,其中西药1486种,中成药1374种。中药饮片仍为892种。新纳入药品精准补齐肿瘤、慢性病、抗感染、罕见病、妇女儿童等用药需求,共涉及21个临床组别,患者受益面广泛。
据了解,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,已连续4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,累计将507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,同时将一批“神药”、“僵尸药”调出目录,引领药品使用端发生深刻变化。从谈判情况看,67种目录外独家药品谈判成功,平均降价61.71%。
肿瘤药品降价达64.88%
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医保目录调整,一些罕见病、抗肿瘤药品愈发可及。本次调整纳入7种用于治疗罕见病的药物,进一步缓解患者经济负担。包括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、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氨吡啶缓释片、治疗法布雷病的阿加糖酶α注射用浓溶液等。同时,今年谈判新增的肿瘤药品,价格平均降幅达64.88%,超过平均水平。
从谈判情况看,70 万1针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知名“天价药”诺西那生钠注射液,经过谈判后大幅降价,已达到多数患者可承受范围之内。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等年治疗费用超过100万元的“天价药”,经谈判全部降至30万元以下。不过,社会热议的120万元一针的抗癌药阿基仑赛注射液,由于远超基金承受能力和老百姓负担水平,不具备经济性未能通过评审,最终未获得谈判资格。
目录内所有药品年治疗费用均未超30万元
中国药学会发布的《中国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》显示,自2018年以来,医保药品在医疗机构药品使用占比逐年上升,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,临床用药合理性得到改善。常用药价格水平明显下降,重大疾病和特殊人群用药保障水平明显提高。通过集中带量采购和目录准入谈判“组合拳”,显著降低了群众用药负担。其中,连续开展6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,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3%。
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目录调整工作首要工作原则就是“保基本”,基金测算工作就是实现“保基本”的重要防线。经初步测算,新增的74种药品预计2022年增加的基金支出,与目录内药品降价等腾出的基金空间基本相当。因此,从总体上看,近期不会明显增加基金支出。从患者负担情况看,与原市场价格相比,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,本次谈判预计2022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超过300亿元。此外,按照限定的支付范围,目前国家医保目录内所有药品年治疗费用均未超过30万元。